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工会的作用和任务-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探索交流

您当前的位置: 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 探索交流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工会的作用和任务

作者:郭悦   发布时间:2009-06-29 11:13
    1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举行的“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从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出发,以全人类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普遍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广阔视角,深刻而精辟地论述了工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作用和任务。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既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也是对工运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指导工会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本文试谈一点粗浅的学习体会。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矛盾和问题
    经济全球化在提升世界生产能力的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人与自然的矛盾。经济全球化不仅大大提升了世界生产能力,也进一步激发着人们的消费欲望,并导致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无节制滥用,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空前凸显,人类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能源危机、环境破坏、气候变异、物种减少、灾害频发等等危机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其次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矛盾更加激化。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实现世界各国同步受益的目标。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和经济实力,并借助于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和贸易金融制度,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没有从中得到好处,反而陷入更为窘困的境地。
    第三是资本与劳工的矛盾更加突出。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资本的自由流动,降低了劳工通过自由结社对抗资本的能力,进一步扩大了资本与劳工之间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强弱悬殊。“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更加明显。一方面,跨国公司实力在不断膨胀,资本在迅速增值;另一方面,失业和贫困人口却在急剧增加。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正是在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类面临的重大任务:即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体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实现体面劳动,使经济增长惠及各国人民,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成果的世纪。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上述目标,关乎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

    工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作用和任务
    上述三方面的任务,第一个方面的任务主要是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二方面的任务主要是处理好国与国之间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第三方面的任务主要是处理好劳资之间的关系。胡锦涛总书记从全球性的宏大视角出发,对工会的作用和任务进行审视,进而深刻而精辟地阐释了工会在实现上述目标中所担当的重要角色,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所承担的重要任务。
    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工会承担着特别重要的责任。这首先是因为广大劳动者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承担者,也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要靠广大劳动者环境意识的提高,要靠广大劳动者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是广大劳动者最为关切的利益所在。虽然保护环境是人类的共同利益,但不同社会群体对保护环境的利害关系和关切度是不同的。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资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自身利益,早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引起了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各国人民的普遍反对和抵制,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劳动人民成为促使企业承担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推动政府实施保护环境的经济社会政策的主要力量。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不仅明确提出了工会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中应担负的责任和任务,而且揭示了工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这种内在原因和动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事关各国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是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的重要前提。”这就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工会工作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工会组织要以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把以下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可持续发展,充分发展工人阶级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一是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组织广大职工广泛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提高和技术创新活动;二是加强社会对话和社会参与,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推动企业承担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确保党和政府所确定的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并凭借不合理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和国际金融体制,迫使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分工中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劳动人民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也给世界工会运动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社会条款、国际劳工标准等这些在国际贸易谈判中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世界各国、各种利益集团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利害关系。对发达国家的政府来说,一方面他们希望本国的跨国公司能够利用发展中国家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扩展其实力;另一方面,又企图将劳工标准纳入贸易规则中,以削弱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维护其自身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地位。发达国家的工会往往是将劳工标准纳入贸易规则的主要推动者,其中不排除有同情发展中国家劳动者的因素,但主要动机是企图抵制发展中国家对本国传统产业的冲击,保护本国传统产业部门工人的利益。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抵制发达国家劳工标准贸易化的企图,是维护本国产业优势、有效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也往往由此而产生忽视劳工权益的问题。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抵制发达国家劳工标准贸易化与有效维护本国劳动者权益之间,往往面临两难选择。
    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解决上述矛盾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努力使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体制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反对将劳工标准作为贸易壁垒的做法;另一方面,主张和倡导体面劳动,高度重视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各国工会的合作和共同努力。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世界经济广泛交融的条件下,各国广大劳动者的权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国的工会通过损害其他国家劳动者利益维护本国工人利益的做法已难以行得通了。因此,尽管各国工会存在利益取向的不同,但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共同目标要求各国工会相互尊重、友好合作、平等交流、求同存异。工会只有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目标。
    维护劳动者权益,实现体面劳动和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党和政府、中国工会孜孜以求的目标。经过三十年来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毋须讳言,在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利益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拉大,“强资本、弱劳动”的局面凸显,劳动者权益受侵犯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党和政府、各级工会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包括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出台和实施一系列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的政策;进行清理工资拖欠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劳动监察,惩处劳动违法行为;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保险事业;加快劳动立法,2007年相继出台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等。这些举措有力地维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使劳动者的经济社会地位得到明显改善。但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强资本、弱劳动”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现象仍然存在,广大职工特别是普通职工收入偏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收入差距还在继续拉大。超时劳动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劳动安全卫生状况仍然不容乐观,等等。维护劳动者权益、实现体面劳动,任重而道远。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将实现体面劳动、维护劳动者权益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实现体面劳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并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维护劳动者权益是工会的神圣职责。工会要积极为广大劳动者说话办事,特别是要致力于改善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劳动收入、劳动保障、生活质量,让广大劳动者更多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对此,工会组织在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中,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为契机,着力解决超时劳动、工资拖欠、劳动安全卫生、侵犯职工权益等问题;二是研究和解决普通劳动者工资收入过低的问题;三是推动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要推动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可接续、可转移制度的建立,确保农民工社会保险权利的实现;三是推动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立法,确保广大职工民主权利的实现,建立真正的劳资共决机制,平衡劳资力量,从根本上改变强资本、弱劳动的局面,从而建立起使广大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和机制。
网站地图